新聞中心
NEWS CENER
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公開
小
中
大
根據省、市環保督察有關部門印發《關于做好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公開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要求對《南昌市貫徹落實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方案》(2019年7月9日)和《南昌市貫徹落實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反饋意見整改方案》(洪辦發電[2020]54號)文件中涉及的反饋問題整改情況通過本單位網站進行對外公開,經對照文件認真梳理,涉及我司反饋問題共計22個,具體整改進展情況如下:
一、反饋問題
南昌市備用水源建設工程至今尚未動工,工作滯后。(2018年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十八)
整改進展情況
已整改完成。
南昌市備用水源建設工程已于2020年4月開工建設,并于2021年3月完成施工,具備應急通水條件。
二、反饋問題
城市配套管網建設欠賬嚴重,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率低。從住建部提供的2017年各省區及36個重要城市的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初步測算結果來看,南昌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比較低,未完成“水十條”中2017年底省會城市生活污水全收集、全處理的要求。南昌市在生活污水全收集、全處理工作中缺乏總體規劃,各部門職責劃分不清,導致該工作推進嚴重遲緩。(2018年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三十六)
整改進展情況
已整改完成。
污水全收集第一、二、三及老舊管網項目已完成建設任務。其中污水全收集第一批項目于2020年5月開工,2021年12月完工,2022年9月完成竣工驗收備案,污水全收集第二批于2020年5月開工,2021年12月完工,污水第三批項目于2020年10月開工,于2021年12月完工,2022年9月完成竣工驗收備案,老舊管網第一批于2020年5月開工,2021年12月完工。
三、反饋問題
麥園生活垃圾填埋場是南昌市唯一的生活垃圾填埋處置場所。目前,該填埋場日接納垃圾量3000噸左右,承擔全市約70%的生活垃圾處理量。盡管南昌市針對麥園臭氣排放問題采取了多項治理措施,臭氣排放問題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但無組織惡臭氣體排放問題依然突出,群眾反映強烈。在中央環保督察、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期間均是舉報投訴的熱點問題。此次督察期間的舉報數量為184件,占舉報件總數的37%。滲濾液處理能力嚴重不足,日均約500噸高濃度滲濾液直接排入紅谷灘污水處理廠。(2018年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四十一)
整改進展情況
已整改完成。
全面推動麥園垃圾場環境治理工作,已改善場區及周邊環境,解決了惡臭氣體污染擾民問題;已完善雨污分流系統,提升了滲濾液處理能力。
四、反饋問題
責任落實有差距。南昌市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管發展必須管環保、管生產必須管環保、管行業必須管環保”要求有差距,如在工地揚塵治理中,城管、住建與屬地之間存在責任不清晰、推諉扯皮、落實不到位問題,導致工地揚塵污染嚴重。青山湖區與南昌市幸福渠水域治理有限公司在幸福渠水系綜合整治問題上協調推進不力,導致該水系邊治理、邊污染,水質未得到有效改善。南昌市計劃2020年底前完成進賢縣經濟開發區溫圳園集中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但該園區集中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仍未開工。(2020年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反饋問題二)
整改進展情況
已整改完成。
幸福渠水域治理有限公司已于2021年10月底前完成幸福水系綜合整治工程及初期雨水管道建設。
五、反饋問題
重點問題整改嚴重滯后。南昌市對社會關切、群眾關注的重點問題整改推進乏力,部分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整改推進滯后、久拖不決。應于2019年底完成的麥園垃圾填埋場污染問題未如期完成,華僑城占用象湖省級風景名勝區問題未完成銷號。紅谷灘污水處理廠、青山湖污水處理廠擴容工程進展滯后,進賢縣高宗嶺垃圾堆放場整治工作進展緩慢。(2020年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反饋問題七)
整改進展情況
已整改完成。
麥園垃圾填埋場封場項目建設等均已完成;青山湖、紅谷灘污水處理廠擴容建設已完成,并于2020年底通水運行。
六、反饋問題
有的問題整改不力。2019年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披露我省問題總數為12個,南昌市占7個,截至督察時,南昌市整改銷號率僅14.28%。南昌市紅谷灘新區部分生活污水直排問題整改措施“加強麥園垃圾處理場滲濾液處理,杜絕溢流現象”,整改方案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不強,整改工作實質成效不明顯。“南昌市中心城區污水處理設施及管網建設改造滯后,大量生活污水通過青山閘、鳳凰閘,以及綠茵路贛江排污口和廬山南大道贛江橋下游排污口等直排贛江”問題未得到根本解決,青山閘、鳳凰閘仍有大量生活污水直排贛江,排口水質監測為劣Ⅴ類水,如不采取強有力措施,南昌市難以按期完成向中央承諾的整改目標任務。(2020年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反饋問題九)
整改進展情況
已整改完成。
麥園垃圾場滲濾液已完成達標排放,青山湖、紅谷灘污水處理廠擴容建設已完成,并于2020年底通水運行。
七、反饋問題
城市應急備用飲用水水源地建設進展滯后。(2020年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反饋問題十一)
整改進展情況
已整改完成。
南昌市備用水源建設工程已于2020年4月開工建設,并于2021年3月完成施工,具備應急通水條件。
八、反饋問題
污水處理廠問題突出。部分污水處理廠改造進展緩慢。紅谷灘區污水處理廠、青山湖區污水處理廠擴容工程僅完成了土建工程部分的60%,進賢縣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2020年6月才開工建設。青山湖區昌東工業園、進賢縣溫圳園、梅莊鎮污水處理廠尚未開工建設。南昌縣武陽鎮工業污水處理廠尚未運行。污水處理廠低效運行。經開區白水湖污水處理廠進水化學需氧量濃度長期為60毫克/升左右,新建區經濟技術開發區排入九龍湖污水處理廠的污水化學需氧量濃度低至12毫克/升,安義縣石鼻鎮、進賢縣長山晏鄉墩上村、新建區流湖鎮錫崗村的生活污水處理廠淪為“曬太陽”工程,市、縣、鎮、村等四級污水處理廠長期低效運行。(2020年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反饋問題十六)
整改進展情況
已整改完成。
青山湖、紅谷灘污水處理廠擴容建設已完成,并于2020年底通水運行。
九、反饋問題
垃圾、醫廢廢物處理隱患較大。南昌市垃圾處理問題特別是麥園垃圾填埋場的問題,為歷次環保督察重點關注問題,一直未得到根本性解決,群眾反應強烈。南昌市委、市政府要求麥園垃圾填埋場于2020年6月底實現垃圾“零填埋”,但截至督察結束每天仍有800余噸生活垃圾填埋,已建成的兩座垃圾焚燒發電廠不能滿足垃圾焚燒要求。麥園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能力嚴重不足,大量滲濾液未經處理直排龍潭渠,嚴重污染水環境。安義縣建筑垃圾消納場與居民區僅一墻之隔,現場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工業污泥、危險廢物等混亂堆放,安全隱患較大。南昌縣小藍工業園富山大道唐村點隨意堆放大量生活垃圾。青云譜區深圳農產品市場垃圾中轉站滲濾液直排管網。新建區建設路垃圾中轉站滲濾液經水泵抽取至雨水管網。南昌大學附屬三三四醫院、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新建區人民醫院等11家醫院醫療廢物管理存在不規范現象。(2020年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反饋問題十七)
整改進展情況
已整改完成。
2021年6月底前,已完成麥園垃圾填埋場封場項目建設,實現原生垃圾“零”填埋;2020年底前,已完成日處理400噸滲濾液濃縮液項目建設;2021年6月底前已完成日處理1000噸滲濾液處理項目建設。
十、反饋問題
蓑衣莢、青山閘大量污水直排贛江,采集水樣監測結果為劣五類水質。(2020年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反饋問題二十)
整改進展情況
已整改完成。
由我司負責的蓑衣莢水域治理相關工程已實施完畢;青山湖、紅谷灘污水處理廠擴容建設已完成,并于2020年底通水運行。
十一、反饋問題
昌東大道旁污水橫流,部分水體被砂石人為掩埋,水體異味較重。(2020年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反饋問題三十七)
整改進展情況
已整改完成。
該問題涉及我司昌東大道拓寬改造提升工程(含雨污水管網建設)于2018年11月開工,截止2020年9月完成雨污水管網及整體道路工程并通車,2021年6月取得竣工驗收備案,直至2022年9月陸續完成交安設施、照明工程、道路、排水等整體移交工作。該問題涉及我司幸福水系綜合整治工程中所有初期雨水管道均已建設完成并經驗收合格投入使用,其中昌東大道排水河已于2020年12月建設完成,同時清除了河道中淹埋水體的砂石并恢復了河道供水功能。
十二、反饋問題
青山湖區昌安路昌泰路(昌東花園小區門口)臭水溝水面飄浮大量浮萍、死魚等漂浮物,該水溝排入艾溪湖,水樣監測結果劣V類水質。(2020年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反饋問題三十八)
整改進展情況
已整改完成。
該事項涉及我司羅家河項目已于2020年12月建設完成并具有疏水功能,幸福二支河內水體經上游來水活化,水體水質已改善且已消除黑臭,河面浮萍、死魚等垃圾已清理干凈;羅家地下式再生水處理站(4#站)已完成建設工作 ,項目建設為日處理6500噸的初期雨水再生水處理站,項目于2020年5月開工,于2021年10月完工,于2022年9月取得竣工驗收備案表,于2022年11月完成實體移交工作;龍竹路、羅家二路新建污水管完成建設工作,項目于2020年5月開工,2020年12月完工,于2022年4月取得竣工驗收備案表。
十三、反饋問題
青山湖區昌東大道觀田商業街斜對面一排污口,取水樣監測結果為劣V類水質。(2020年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反饋問題三十九)
整改進展情況
已整改完成。
該事項涉及南鋼地下式再生水處理站(2#站)已完成建設工作 ,項目建設為日處理9000噸的初期雨水再生水處理站,項目于2021年1月開工于2021年12月完工,于2022年9月取得竣工驗收備案表,于2022年11月完成實體移交工作;南鋼西一路、冶金大道的已完成建設工作,項目建設內容包括新建并修復現狀雨、污水管網,項目于2021年1月開工,于2021年6月完工,于2022年9月取得竣工驗收備案表,于2023年1月完成實體移交工作;南鋼大道新建污水管已完成建設工作,項目于2020年7月開工,2020年12月完工,于2022年4月取得竣工驗收備案表。
十四、反饋問題
環宇1號公園發現水面飄浮死魚。(2020年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反饋問題四十)
整改進展情況
已整改完成。
該事項涉及幸福水系綜合整治工程中的河道及所有初期雨水管道已全部建設完成并經驗收合格,且都已投入使用。
十五、反饋問題
昌東花園小區水體異味較重,水樣監測劃結果為劣V類水質。(2020年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反饋問題四十一)
整改進展情況
已整改完成。
該事項涉及羅家地下式再生水處理站(4#站)已完成建設工作,項目建設為日處理6500噸的初期雨水再生水處理站,項目于2020年5月開工于2021年10月完工,于2022年9月取得竣工驗收備案表,于2022年11月完成實體移交工作;龍竹路、羅家二路新建污水管已完成建設工作,項目于2020年5月開工,2020年12月完工,于2022年4月取得竣工驗收備案表。羅家河已于2020年11月底建設完成,在2020年12月完成羅家河單位工程驗收,驗收結論為合格;羅家河河道建設完成以后,整條河道水流已暢通,從上游引入活水并直通下游,已恢復羅家河環境供水功能,上游活水活化幸福二支河,并安排專人對河道水面進行清理養護,目前應昌東花園小區門口河道水質已大為改善,且已將河面浮萍及死魚等垃圾清理干凈。
十六、反饋問題
麥園垃圾填埋場滲濾液排入龍潭渠,污染龍潭渠水環境,龍潭渠水質監測為劣V類;龍潭渠進入烏沙河,影響烏沙河水質,烏沙河(經開區與紅谷灘交匯處)水質監測為V類水。(2020年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反饋問題七十六)
整改進展情況
已整改完成。
2020年底前,已完成日處理400噸滲濾液濃縮液項目建設;2021年6月底前已完成日處理1000噸滲濾液處理項目建設。環庫區截洪溝已完善,實現雨水、山水等清水直接排入天然水域。
十七、反饋問題
藍天碧水污水處理廠(航空城污水處理廠):1.自2016年運行以來,一直未驗收。2.未安裝進水總磷、總氮在線監控,未安裝自動進樣器,出水口氨氮無數據顯示。3.第三方運維臺賬不規范。(2020年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反饋問題八十四)
整改進展情況
已整改完成。
航空城污水處理廠一級B項目主體工程驗收工作已完成;污水處理廠在線監測設施已完成安裝并規范運行;第三方運維臺賬已完成。
十八、反饋問題
瑤湖污水處理廠:1.調閱最近三個月進水水質,進水化學需氧量、總磷超標比較頻繁。2.第三方運維臺賬不規范。(2020年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反饋問題八十五)
整改進展情況
已整改完成。
瑤湖污水廠已建立好第三方運維臺賬。
十九、反饋問題
青山湖區的南鋼社區無污水收集管網,污水未經處理經西渠橋流入艾溪湖,已取水樣監測結果為劣V類水質。(2020年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反饋問題九十六)
整改進展情況
已整改完成。
該事項涉及南鋼大道西段(冶金大道-昌東大道)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已于2020年12月完工,南鋼西一路、冶金大道已于2021年6月完工。
二十、反饋問題
青山湖污水處理廠一級A提標改造未完成,擴容工程進展較慢。(2020年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反饋問題一百三十二)
整改進展情況
已整改完成。
青山湖污水處理廠一級A提標改造工程已完成,青山湖、紅谷灘污水處理廠擴容建設已完成,并于2020年底通水運行。
二十一、反饋問題
紅谷灘一級A提標改造未完成,擴容工程進展較慢。(2020年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反饋問題一百三十三)
整改進展情況
已整改完成。
紅谷灘污水處理廠一級A提標改造工程已完成。紅谷灘污水處理廠擴容建設已完成,并于2020年底通水運行。
二十二、反饋問題
麥園垃圾填埋場:餐廚垃圾滲濾液未經有效預處理,反抽至麥園垃圾填埋場內,導致麥園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壓力劇增。(2020年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反饋問題一百三十八)
整改進展情況
已整改完成。
日處理300噸的麥園第二餐廚垃圾處理項目建設已推進完成。
2023年2月10日

相關資訊